原标题:从民间艺人到非遗传承人,从街头换物到登上央视春晚
父女俩把小糖人吹出大名堂
核心提示:一副担子、一口铁锅、一把铁勺、一块糖稀,一揉一捏一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好吃又好玩的糖人,总能唤起人们尘封的记忆,2008年,“吹糖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会吹糖人的不多,我市的王祥父女俩,把小糖人吹出大名堂,女儿王春晶还上了央视。
今天,记者向您讲述王家四代吹糖人的故事。
王祥的摊前摆满糖人、面人
吹糖人养大6个娃
6月7日19时,记者来到义耕夜市时,王祥正忙着吹糖人,他的摊位前围满了人,架子上插满吹好的糖人。
“可找到你了,这就是大庆的‘糖人王’,吹糖人一绝,感受一下……”一位市民向外地朋友介绍。
只见王祥揪一小块糖稀,放在锅上加热片刻,反复揉捏后开吹,几秒钟后,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就制作完成了,围观的小朋友们拍手尖叫,游客们啧啧称奇。
王祥说:“我家四代吹糖人,为了填饱肚子,父亲去天津学手艺,学成后爷爷跟着学,爷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吹糖人。可以用钱买,也可用牙膏皮等旧物换,上世纪50年代安家于青冈县;父亲靠着吹糖人养大了我们兄妹6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挑着担子四处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
小姑娘对糖人爱不释手
独闯大庆人称“糖人王”
王祥说:“我在家排行老六,父亲说我有灵性,十几岁时我就学成了,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父亲说大庆有石油,发展前景广,上世纪80年代我开始独闯大庆,在大庆扎下根。”
一个箱子、一口铁锅、一个炉子,操作时手指翻揉,先捏一个带有小尾巴的小糖包,然后用嘴衔着小尾巴前端慢慢吹、不停塑形,最终一个活灵活现的糖人就吹好了。
小老鼠、金鱼、灯笼、刀枪……个个惹人喜爱。
记者看到王祥除了吹糖人,还能画糖人、捏面人。
将糖稀融化,在铁板上作画,凝固冷却后就成了立体画;用各色颜料和好面,捏成面人,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
因吹糖人技艺高超,王祥被称为“糖人王”,经常应邀去各地表演。
王春晶在吹糖人
女承父业登央视春晚
“你瞧,这是我女儿,也是我的徒弟,别人都叫她‘糖人格格’,还上过央视呢!”
32岁的王春晶说:“我从小就崇拜父亲,他就像魔术师一样,总能瞬间变出各种造型;我6岁就能吹一些简单的糖人,可父亲不想教我,他觉得女孩吹糖人太辛苦,后来看我对吹糖人着了迷,我19岁时,他开始系统教我。”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王春晶22岁出徒后,先后去了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最终决定在哈尔滨发展;2017年,王春晶带着糖人,登上了央视冰雪春晚。
回忆起在央视舞台上吹糖人的经历,王春晶说:“那年是鸡年,我吹了一只大公鸡,那是糖塑技艺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我感到特别自豪。”
2019年,王春晶成为黑龙江省王氏糖塑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经常受邀参加各类展演,这些年她带了很多徒弟,钻研、创新,不断为糖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拓展前路。
走南闯北宣传大庆美
“妈妈你看,糖人多漂亮!我也想要一个。”
义耕夜市上人来人往,王祥吹糖人的摊位前游客不断,即便不买,很多游客也会驻足观看;很多网红专门来义耕夜市打卡,就为了拍摄吹糖人的过程;很多外地人来夜市,就为买几个糖人带回家。
王祥坦言,手艺人忙着赶集,去庙会、展会、景点,客流量大的地方生意才会好,所以他选择来义耕夜市。
一旁的王春晶说:“父亲夏天在北方,冬天去南方,别看父亲53岁了,每年冬天依然背着箱子天南海北地走,每到一个城市,一边旅游,一边摆摊吹糖人,这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技艺的传承。”
听女儿说完,王祥笑着说:“我去各地吹糖人,不光展示糖人,最重要的是宣传大庆,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大庆有多美,让更多游客来大庆。”
文/摄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传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