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坚持集聚创新要素,全力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持续提升苏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资料图)
✔全市工业门类齐全,拥有35个工业大类、 172个工业中类和 513个工业小类,规上规下工业总产值 超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 突破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数 超1.3万家。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1.12万亿元,占比达 53.7%。
✔获批创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材料领域“国之重器”苏州实验室挂牌组建,总规模达 150亿元的国家工业母机基金成功落户,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创成 全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苏州有 3家企业入选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有 45家工业企业(集团)营收超百亿元。 入围2022年全国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代表全球制造业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有 6家在苏州, 全国第一、约占全国1/8。 科创板上市企业 51家、 全国第三;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35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01家,均居全国第四。
下阶段
苏州将在全力构建
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
编制出 台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巩固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产业,加快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三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争创一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持续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保持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 产业化水平。做强重大科创平台功能,全方位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加快“一区两中心”等建设。进一步强化战略科学家培育,引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瞄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领域、紧缺环节、薄弱之处,招引更多高端产业项目,围绕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梳理卡脖子清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更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推进数实深度融合,全面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
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信创、元宇宙等新兴数字 产业,编制苏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指数。出台苏州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新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强化“灯塔工厂”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标杆企业面向行业加强技术服务输出。加速“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创新提升,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5G全连接工厂。强化工业互联网对“数实融合”的基础支撑作用,鼓励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配套和融通创新水平。
四是推进传统产业创新转型,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支持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树品牌、提效益,用高水平增量推动创 新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服务化转型,实现制造业的价值链由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加快绿色化改造,培育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推进集约化转变,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落实鼓励“工业上楼”工作试点方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产业优化升级腾出更大更多发展空间。(综合苏报融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