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供一批解决食宿的工作岗位、首次推出职业指导陪同面试……昨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联合房山区人力社保局,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举办“闻‘汛’而动 就业有爱”房山区专场招聘会暨地区间手拉手促就业对接会。
【资料图】
一早,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的户外花园内,75家企业转着圈地排列着,包括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振远护卫中心等企业,提供适合受灾地区劳动力的招聘岗位3500个,岗位层次丰富多样,涉及医疗、金融、养老、物业、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以帮助灾情严重地区群众尽快就业,实现灾后重建。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来自房山区石楼镇、琉璃河镇等灾区的800余名求职者分别被15辆大巴车搭载着来到招聘会现场,还有不少是自行前来的。“我们镇来了两辆大巴,受灾最严重的家里淤泥都有1米厚。不少在当地旅游点就业的都没了工作,这场招聘会真是及时雨,要是找到了新工作,村民们的心里能踏实不少。”石楼镇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房山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特大暴雨,房山的民宿、旅游等产业受灾严重,据初步统计,226家旅游行业受损,涉及从业人员1.5万,“70%—80%都是房山本地人,像十渡的拒马乐园211名员工中174个是房山本地人,所以解决就业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提供岗位,一方面还需要进行岗前培训。我们下一步会将十渡作为重点点位,‘解剖麻雀’,怎么重建、怎么用工帮扶、怎么出定向政策扶持,目前已经达成的共识是要搭建平台,把重建过程中的岗位用足,优先吸纳本地的劳动力就业。”
北青报记者同时发现,现场提供的很多岗位都明确注明“提供住宿、有食堂”。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巩丽欣表示,此次对接会,紧密结合灾损严重乡镇的重建和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了市级对接帮扶机制,一方面是为促进房山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开发了部分房山区内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考虑到其他区岗位地点距劳动力居住地较远的问题,特别提供了一批解决食宿的工作岗位,确保受灾地区人民群众早就业,就好业。
27岁的梅香玉正在职业指导师张涛的陪同下求职。原来,其从黑龙江嫁到了房山窦店兴隆庄村后,因为照顾孩子,她已经很久没有外出工作了。而此次,婆家和娘家都遭遇了洪灾。一场大水,冲毁了公婆所种的大豆和玉米,庄稼肯定是绝收了。家里经济吃紧,孩子也大了,梅香玉就来到了现场,“好久没工作,这次找工作就有点发蒙,看到招聘会有陪同面试,赶紧就请了专业的职业指导师陪着一起。”
张涛表示,之所以在招聘会上首次推出陪同面试服务,就是想将职业指导落实到最裉节儿处,“对包括梅香玉以及应届毕业生这种职场小白来讲,有些来招聘会就只会看那些招聘要求的字面意思,可能就错过了适合的岗位;有些就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此次派出了8名星级职业指导师,会先了解其大概的背景、需求,然后再带着他们一个展位一个展位的过筛子,真正给予找工作的助力。”在张涛的陪同下,梅香玉明显放松了不少,在找到心仪的前台岗位后,还被推荐了一个康体健身服务的岗位,甚至加上了某人力资源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定向为其推荐岗位,“这样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让我有了找到工作的信心。”梅香玉笑着说。
在招聘会进行的同时,包括东城、西城等9个结对平原区与结对的受灾乡镇的交流会也在进行中。石楼镇的相关负责人在交流中提出目前该镇需求量大的岗位包括司机、家政、环卫等。与其对接的丰台区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副主任张笑男马上表示,丰台区环卫中心拿出了100个驾驶员的岗位用于解决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岗位来给石楼镇,待遇相当不错,咱们可以先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愿意来丰台、年龄在52周岁以下、有B本驾照的。”
据了解,针对本次灾损最严重的房山区和门头沟区内18个山区乡镇,本市建立了“一对二”结对帮扶机制。9个结对平原区将继续与房山区保持密切联系,开展精准对接,组织招聘、职业指导等专项活动,点对点解决受灾地区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同时,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依托“专班+网格+专员+联盟”机制和平原区结对帮扶机制,进村入户、进园入企,开展政策宣贯、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工作,为有就业意愿的灾区劳动力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帮扶。
据悉,本次活动共吸引2000余人现场求职,1061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万名求职者云端观看直播。企业招聘信息也将通过“房山就业”微信公众号、“就业在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App等渠道对外发布,求职者可以在线投递简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高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