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上海首次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写入法条,这是上海加快建设生态之城的关键举措。当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的扩张压力,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而城市再野化提供了一种平衡城市发展和支持生物多样性的途径。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和奥雅纳于2023年4月联合发布《城市再野化——自然在城市空间中的价值和效益》报告,提供了城市再野化的指导原则。报告对上海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一定启发。
(资料图)
当今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8%。与此同时,大自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百万物种在未来十年内面临灭绝的危险。据估计,世界上只有3%的生态系统功能完好。世界经济论坛(WEF)已将生物多样性丧失列为人类面临的仅次于气候行动失败和极端天气的第三大威胁。从历史上看,城市主要是供人类居住的地方,而自然却被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意识到绿色空间对人类居民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气候危机的影响以及人类与自然生存联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城市现在被视为嵌入与自然共生并为自然服务的系统性变革重要场所。
城市地区的转型变革对于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报告指出,城市正在经历越来越多的生态退化,而随着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的影响,情况往往变得更糟。人们普遍认为,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危机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必须一起解决。城市再野化正是一种整体方法,有可能增加建成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应对气候危机。此外,城市再野化具有众多的环境、气候和社会效益。这些好处包括创造生物多样性和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帮助减轻和适应气候影响,以及改善人类健康和福祉。通过加强和扩大绿色和蓝色空间将自然融入城市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树冠、绿色街景、花园和绿色屋顶、城市公园、袖珍森林、湿地、河口、归化海岸线、山丘、池塘、湖泊、溪流和河边。城市再野化是城市实现其自然目标的宝贵工具。
什么是城市再野化?
城市再野化(Urban rewilding)遵循让自然主导的原则,允许大部分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过程嵌入景观中。城市再野化可以通过加强现有生态系统、创造和支持新的栖息地以及为野生动物提供走廊,将自然带回城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状态。即使在建成区,深思熟虑的城市再野化方法也能支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并有助于许多气候行动战略,如减少热量和改善空气质量。
报告认为,相互关联的城市再野化干预措施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提供了赋予自然推动变革和重建自然过程所需的自由。为使城市再野化取得成功,社会必须转变对城市地区宝贵自然空间构成的理解。互联互通的绿色网络景观尺度的自然空间对于恢复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城市再野化工作可以在已建立的城市绿化框架、类型和议程的支持下推进。例如,通过沿着城市街道的绿树成荫的雨水花园连接城市再野化地点,这是一个典型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绿色基础设施类型学,将使某些物种能够在干预措施之间移动并提供互惠互利的关系。城市再野化可以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城市内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对气候危机的恢复力。
城市再野化应遵循以下原则。(1)让自然引领:将自然过程恢复到新的和现有的生态空间中,例如引入本地植物、物种重新引入或河流的涵洞,支持可持续、生物多样性和互联生态系统的运作。(2)在城市环境中以适当的规模工作:项目的规模应通过对城市区域的考虑来确定,例如人口特征和密度、功能和规模。(3)通过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来创建弹性景观: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创建应同时承认地形和景观的历史及气候危机的当前和未来影响。(4)确保所有人都能体验到再野化:城市再野化项目需要初始和持续的干预和维护,确保自然与人类的安全和共存。(5)认识到促进当地经济的机会:城市再野化项目可以提供社会经济效益和机会,例如获得生态系统服务和绿地,以及创造就业和技能。
纽约高线公园最初是一条活跃的铁路,但在20世纪80年代被废弃。高线公园很快被植物和野生动物占据。当地社区成立非营利组织“高线之友”,发起创建新公共空间的运动。公园随后被改造成一条1.45英里长的“绿道”,由多种不同的植物和树木组成,为人类和野生动物创造场所。花园被培育成模仿植物和树木的自然过程,并为传粉者和鸟类建立空间。(摄影:Elizabeth Villalta)
城市再野化的机遇与挑战
城市再野化可以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加速自然恢复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和低管理的选择,包括:(1)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提高碳固存率来帮助缓解气候变化。(2)通过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复原力来支持气候适应。例如,河流或沿海地区周围的城市再野化可以作为洪水、海浪和风暴的天然屏障,而增加的树冠覆盖有助于对抗城市热岛效应。(3)通过能过滤污染物的植物来改善空气质量。(4)通过增加绿色空间的使用以及为体育活动、社交互动和社区建设创造区域,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福祉。(5)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技能和生态旅游来提供经济机会。(6)通过增加对自然对人类的好处的理解和提高生态素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联系。(7)保护、恢复和创造重要栖息地,包括清除入侵物种。(8)加强生物多样性并提高城市栖息地作为自我维持生态系统的复原力。(9)减缓物种流失,鼓励物种回归城市空间,并提高现有物种种群的复原力。(10)通过在城市中创建栖息地网络来改善绿色和蓝色空间的连通性。(11)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绿色和蓝色走廊,让野生动物能够在更广阔的景观中活动。
虽然城市再野化有很多好处,但考虑潜在的挑战也很重要。这些可能包括:由于现有基础设施和空间之间的脱节,城市无法实施适当规模的项目;阻碍城市再野化项目实施的政策环境,例如物种分类和促进传统保护形式的政策;人类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其中物种的返回或重新引入导致城市破坏或入侵;不易提出一个可行的城市重建商业案例,许多城市再野化项目都是由私人和公共机构共同资助的,其中政府拨款和慈善基金申请起来可能很复杂;量化城市空间内自然的价值和共同利益的困难。尽管城市再野化存在这些挑战,但它仍然是自然恢复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它为城市社区提供了与自然互动的新方式,作为一种成本效益高、维护成本低的选择,可以在城市内为自然腾出空间。
再野化西区的愿景是在伦敦市中心为野生动物和人们创造空间。自该项目启动以来,伦敦各地设计了绿色屋顶、墙壁、花盆和袖珍公园,以将传粉者、鸟类和蝙蝠带回城市空间。 以上图片和文字均摘自《城市再野化》报告
实现城市再野化的国际经验
城市再野化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应对和适应生态和气候危机的机会。报告介绍了世界各地城市再野化项目的最佳实践案例研究,以激发城市规划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城市空间。每个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在设计、环境、人口统计还是资源获取方面。然而,与自然相联系并确保人类与自然世界共存的相互需求是相互的。报告指出,从文献回顾、访谈和案例研究分析中获得的主要经验包括:
一、政府政策和战略可以作为实施城市再野化项目的推动因素。现有计划和支持政策可以为城市再野化项目提供基础和理由,并有助于促进当地社区的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可以被视为城市考虑实施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刺激因素。
二、吸引居民并邀请他们参与的过程可以作为项目成功的加速器。城市再野化有可能支持更广泛的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的运动。疫情表明城市自然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他们的健康和福祉而言。可以邀请居民设计和创建城市再野化项目,以确保这些空间满足当地社区的需求,同时为未来几年的自然繁荣提供宝贵的空间。
三、在城市、私人和公共机构、政府和社区团体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可以为城市再野化项目的实施和维护提供宝贵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此外,这些项目可以让当地大学进行监测,与慈善机构合作以获得志愿者,并呼吁当地人成为公民科学家,以确保城市重建在长期内取得成功。
四、展示城市再野化项目的社会经济价值对于获得可用的私营和公共部门资金至关重要。城市越来越多地受到风暴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城市再野化是减轻未来气候影响的低成本战略。在任何再野化项目开始时,都应进行研究以确定是否有政府拨款或资金可用,二级资金来源可能来自希望投资当地社区项目的企业和公司。城市再野化项目还可以考虑自筹资金,例如建立相邻的可持续咖啡馆或提供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城市再野化从根本上讲是让自然主导。通过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城市居民的积极投入,城市再野化有可能帮助城市成为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键接口,实现可持续、有韧性的未来。
(编译: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关键词: